齐鲁黄河大桥420米主跨拱肋精准合龙

2021-03-17 来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3月15日,随着重达6800吨的主跨300米拱肋整体提升完成,标志着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公局承建的齐鲁黄河大桥主跨420米拱肋顺利合龙,也标志着世界最大下承式网状系杆拱桥主跨合龙,跨黄通道建设再进一步。 

齐鲁黄河大桥是在建“三桥一隧”跨黄通道之一,是济南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携河北跨发展的关键性工程,按照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公轨同层,兼顾城市主干路功能,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线路全长6742米,主桥长度1170米。齐鲁黄河大桥为黄河之上首座下承式网状系杆拱桥,主跨径达420米、宽60.7米,创世界同类型桥梁最大跨径、最大梁宽,其400Mpa超高应力幅拉索在桥梁建设领域首次研发应用。

此次跨度300米拱肋整体提升工作是整个齐鲁黄河大桥主桥工程的最关键节点,是技术难点最高、施工风险最大的工序,而本次拱肋整体提升、合龙一次性创下了四项“第一”,是桥梁工程三段法作业中提升重量世界第一,其整体提升重量6800吨,大约相当于220架波音737飞机的重量;是在黄河上首次采用提升合龙技术;同时也是世界桥梁中首次采用不单独设置合龙段进行拱肋提升合龙作业;它还标志着世界上最大下承式网状系杆拱桥主跨合龙完成,是名副其实的“黄河第一拱、世界第一吊”。

作为黄河之上的“超级工程”,拱肋架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在跨黄河施工“有水不能行船,无水不能行车”地理条件限制和风速大、温差大且温度变化快的不利环境影响下,克服了超重构件吊装、拱肋节段安装精度控制等重大难题,自主研发了120吨大规模龙门吊进行超高拱肋节段架设作业,其中最大吊装拱肋节段重量99.3吨,最大吊装高度46米。并且项目引入了龙门吊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门吊运行状态,确保施工安全;研发设计的自动化姿态调整吊具+三向千斤顶精调系统,可实现拱肋节段位置毫米级误差安装。

据了解,齐鲁黄河大桥从2018年4月开工建设,桥梁主体部分计划在今年6月完工,整座大桥预计2022年建成,黄河北岸居民驾车最快只需4分钟就可以直达济南市区,大大缩短了通行时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