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1450238号提案的答复(引进高校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尊敬的李明珂委员:
感谢您对先行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引进高校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先行区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研究,现结合先行区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先行区教育资源基本情况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面积1030平方公里,携黄河发展、沿两岸布局,黄河南岸约300平方公里,北岸约730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区管委会直管大桥、崔寨、孙耿、太平四个街道,面积450平方公里,含308个村居,户籍人口约23万人。
截至目前,先行区直管区4个街道内,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幼儿园(即法人单位)27所。分地区看,其中大桥街道14所、崔寨街道5所、孙耿街道4所、太平街道4所;分学段看,其中幼儿园4所、小学18所、初中5所。另有小学教学点(即法人单位的分校区)14个、公办幼儿园分园24个,实际办学单位为65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先行区直管区教育系统尚未完成划转,学校的管理权限仍然在天桥、济阳两区教育部门。尽管如此,我们在市局的指导帮助下,围绕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新建学校开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高标准编制完成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在市教育局大力支持下,高标准编制了先行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所依据的千人指标(幼儿园47生、小学82生、初中41生、高中22生)省内领先,新建中小学、幼儿园严格按照省定最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生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均为全市最高,为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二)大力度推动配套学校开工建设。将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与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同步安排、同步推进,今年计划新建、续建15所学校,其中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5所、幼儿园7处。截至目前,已开工4所,其他11所确保年底前动工。按照计划,到明年9月份,将有3所幼儿园、3所小学交付;到明年底,这15所教育设施计划全部交付。届时,将新增中小学学位9720个、学前学位2280个。
(三)高效率推动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开工建设。在省厅、市局的关心支持下,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项目成功落户先行区,这对提升先行区基础教育水平将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学校总占地面积约410亩,设学规模为小学36班、初中36班、高中60班,建设规模约30万平方米,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对标深圳中学、清华附中、北京十一学校等顶级名校,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高标准、高科技、高颜值的标杆性学校。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经济指标核算、用地规划许可等前期手续,正进一步优化细化设计方案。
(四)全方位配合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落地建设。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作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重点项目,选址在先行区孙耿街道。该基地建设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依托省会经济圈区域产业,汇聚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资源参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和网络技术,构建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研技术项目共享平台等资源共享平台。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先行区将利用好自身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落户先行区,满足辖区群众子女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与更多省市优质教育资源洽谈合作办学,构建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优质教育体系。积极协调北京、上海等地优质教育资源落户先行区,规划建设国际学校,提升起步区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开辟优秀教育人才引进通道,创新教育人才工作机制,完善选人用人和绩效激励机制,探索实施聘任制、绩效考核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科技人才按规定在起步区兼职兼薪、按劳取酬的相关制度,满足先行区对高层次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推动先行区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目前,先行区规划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基础较为薄弱,面临诸多困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衷心恳请您能继续关注支持先行区建设发展,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