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100MB281776XA/2022-0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
组配分类:
草案解读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2-08-13
有效性:
文件登记号:

关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业发展规划》的解读

2022-08-13 来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一、起草说明

决策背景: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立足起步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后发优势,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起步区建设,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结合起步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起草过程

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等内容,我们编制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下称产业规划)。2022年2月,我们向各部门征求意见,形成决策草案。编制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2021年10月29日起步区规划专题会议上提出的“产业方向要进一步明确、产业领域要进一步细化”,以及今年5月20日省推进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的“抓牢规划引领,注重规划衔接”“制定产业正面清单,明确产业培育主攻方向”等要求,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衔接上位规划、可落地可实施的原则,对产业规划持续优化提升。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情况:规划成稿后,先后征求了省市推进起步区建设工作专班、工信部信通院、中科院、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长城战略咨询、德勤咨询、芯谋研究等有关专家,以及比亚迪、中国电子、京东、国家电投等“链主”企业的意见,共收到47个部门(单位)专家提出的320条反馈意见,逐一认真研究吸纳修改,并组织评审。8月10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召开专题会议,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修改意见。8月22日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召开专题会议,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并要求提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我们根据会议要求,对产业规划进行了完善提升,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

《产业发展规划》共6章26节,约2万9千字。明确实施年限为2022至2025年,展望至203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包括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环境

第二章: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定位及目标。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明确“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擎”的产业发展定位,在2021年起步区全域GDP254.6亿元的基础上,提出到2025年实现GDP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3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R&D经费占比达到3.3%,创新平台、研发机构50个;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瞪羚“独角兽”企业50家;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5%。

第三章:构筑高质量产业体系。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聚高端服务产业,提升现代高效农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第四章:打造“两核三组团”产业布局。坚持生产、生态、生活有机融合,科学布局产业基础设施及商住配套设施,留白未来产业弹性空间,着力构建主题鲜明、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空间集聚的“两核三组团”产业空间格局。

第五章:实施六大重点任务。确定“引培一批链主企业、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平台、释放一批政策和制度创新红利、创新一批数实融合应用场景、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高地”等六大重点任务,全力营造活力进发、共融共通、配套齐全的产业生态。

第六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以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适应新经济发展变化为导向,强化组织领导、要素支撑、要素支持、考核评估,保障规划落到实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