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负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
  • 肩负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
  • 肩负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
    首页
    >新闻>大桥街道
    【示范领头雁】“让乡村振兴的‘战旗’高高飘扬”——大桥街道东营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振江
    发布日期: 2023-10-13 浏览次数: 字号:[ ]

    乡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东营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振江学会了十个手指头“弹钢琴”,统筹兼顾好各个方面事情,特别是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做深了文章。

    把准方向,带领群众致富

    2017年,王振江接过“接力棒”,担任东营子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我先抓壮大集体经济,得把准大方向,想办法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去才行。”王振江说道。

    “村边界处,有个济南市废弃物生活处理中心,我们完善建立了合同约定,他们用地,我们种防护林。”这样的方式对东营子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合作,村庄能够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并获得一定收入。“增加了集体收入,更扩宽了群众的收入来源,提高收入水平。”王振江说道。

    农村资金、资产、资源被称为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制约了东营子村发展。看到现状后,王振江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下大力气,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没清理之前,村集体土地流失,整合之后签订规范合同,一年集体收入可增加3万余元。”

    今年,经过外出参观学习,王振江学习了不少先进经验。3月份,东营子村成立了由支部领办的聚丰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600多亩地,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收入可增加6万余元。目前,集体收入不断壮大,村里“家底”更厚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信心也更足了。”王振江说道。

    特色农业,推进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带领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王振江说道。2000年,为推动农村经济多样化和现代化,东营子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莱阳引进新品种“黄金梨”。

    精准选择特色产业,除了要结合当地种植养殖习惯等因素,还要在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和品牌打造等方面敢于创新。桃三杏四梨五年,2004年,黄金梨结果时期,王振江外出学习了解到,农业产品想做大做好必须抱团,成立协会。“回来后我就跟大家商量,咱们得大胆一些,他们都很支持,就这样我们几家梨户成立了黄金梨协会。”。

    建商标、走手续、办营业执照,统一包装、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协会越来越完善。“2005年,黄金梨协会改革成宏发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这是天桥区第一家合作社,我们还被评上了市级示范社、市优秀农机协会呢。”王振江笑着说道。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顺利,然而在最初的两年里,黄金梨收益不尽人意,而且虫灾的治理也遇到了问题。“病虫害治不住,用了驱虫药也没有效果。”尽管有专家指导,但王振江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还是需要提升种植管理技术。空闲时间,王振江就去市里的新华书店购买有关种梨树的书,之后又去莱阳、阳信、河北赵县等梨树种植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并交流经验。“为啥咱梨好,因为果品好,从来不适用激素。纯粹靠自己细心管理,多在农事上操心,果品质量有保障。”久而久之,梨园的产量增加了、梨园的名片也响亮了......

    王振江和村两委多方探索,大力发展农业采摘项目,与公交公司合作,成立采摘专线,实现绿色种植、休闲旅游等融合发展。“原来还得打打广告,现在不到中秋就有人打电话预定,来晚了都订不上。”王振江说道。

    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带动,群众参与,品牌打造,走“以梨兴村,以梨富民”的产业发展道路,东营子村依托黄金梨特色果品发展优势,结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农户”产业工作思路,注册统一“千禧”黄金梨商标,进行品牌经营。目前梨园500余亩,每亩地平均产量3000斤,农户每亩增收7000元。经过村党组织接续努力,从强党建、抓产业、强品牌、助就业等多方面发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汇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公平公正,助推农村持续稳定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确保农村大局稳定,首先就是要公平公正。”王振江说道。2021年,东营子村“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统一思想,严格按照要求、标准,让每一位参选同志都做明白人。”“号召党员群众遵纪守法,主动监督,从我做起。”东营子村经过村“两委”换届工作,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更换出好风气。

    为了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王振江与村两委班子清正廉洁、办事公道,公平、公开、公正处理各种矛盾,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在培养后备干部方面,年龄结构向年轻化发展,文化程度向高层次提升。目前,村里有4名后备干部,支部全面落实好发展党员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后备力量,为推动乡村持续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谈起下一步打算,王振江计划重点关注人居环境整治,通过花卉种植等方式,美化村貌,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