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揭牌,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力量
7月8日,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在济南起步区正式揭牌运行,南洋理工大学、济南起步区管委会、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起步区与新加坡合作取得新突破,本次活动也是海右人才节精品活动之一。
中新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起步区着力深化开放合作,积极把握新一轮中新合作机遇,与新加坡合作日益密切,努力打造中新双边合作的新典范。据悉,此次揭牌的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由起步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合作建设,将在人才培养、前沿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国际论坛活动等方面发挥作用。
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将开展精英博士、硕士、科创人才及博士后培养,为济南市及起步区培养、留住一大批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第19位,多年蝉联全球年轻大学榜首。
在前沿科学研究方面,研究院将聚焦可持续健康与老龄化科技、绿色金融科技、绿色能源、水膜科技、数字孪生科技以及医疗机器人和可持续制造科技等多个领域。
“与新加坡合作,教育和人才培养要先行一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崔立真介绍,南洋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很强,但人工智能需要与众多领域融合,而山东大学学科综合实力强,同时拥有数学、计算机软件等优势专业,两校强强联合顺理成章。
起步区的交通需要实现绿色、建筑需要实现绿色、产业发展同样需要实现绿色。
据介绍,研究院还将聚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在南洋理工大学现有2300多项知识产权中,甄选与济南市及起步区产业主导方向契合的部分知识产权进行转让、孵化,促进前沿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打造世界级创新技术高地。
揭牌仪式后,济南起步区、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绿色·创新、人才、科技”研讨会。记者注意到,研讨会上,既有围绕人才培养、绿色消费、氢能产业、绿色新材料、生成式AI等领域的主旨演讲,也有针对绿色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绿色计算及绿色人工智能等主题的产业、学术讨论。
从一系列的议程设置上不难看出,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不仅在名称上突出“绿色”“科技”,在所要发挥的功能上同样如此。起步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镜头”拉远从整体来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亦是起步区与新加坡合作的底色。
起步区获批三周年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起步区正在系统谋划推进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规划建设,这是由省市区一体推进、面向新加坡开展全面合作的高能级开放平台,将瞄准“数绿融合发展”方向,链接新加坡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势资源,全方位助力起步区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建设。
起步区积极学习新加坡在城市建设、产城融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与新加坡合作的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城市建设、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5个方面中,便提出推动新方企业与驻区企业合作,共同培育氢能源、光伏、储能、智能网联等现代产业;吸引新方企业参与起步区建筑、交通、能源、市政、数字等领域建设,共建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典范。
随着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揭牌,接下来起步区还将与吉宝集团共同推进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项目开发、“中新未来公园”建设运营项目建设;与雅诗阁公司推进雅遇公寓项目;与盛裕集团围绕国际招商产业园起步区片区,开展产业策划及整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