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578号提案的答复
崔富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先行区配套设置、支持企业助推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结合起步区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起步区始终坚持“新城崛起,交通先行”的理念,以交通为新城建设的先导,不断加快交通体系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跨河通道方面,在起步区范围内“十四五”规划建设14处(现状9处,在建5处)跨河通道的基础上,加密规划4处通道,新谋划3处慢行通道,形成21处跨河通道的总体布局。其中,黄河大桥复线桥、齐鲁黄河大桥计划2024年年底通车,黄岗路穿黄隧道、济滨高铁(308国道)公铁两用桥计划2026年9月建成,航天大道隧道计划2027年9月建成。过境公路方面,积极协调推进G220东深改线、宁津高速等过境公路建设,其中宁津高速已开工建设。区域路网建设方面,结合起步区各组团、片区项目落地配套需求,以“构建骨架,快速通达,加密支路,优化配套”为推进思路,累计启动黄河大道一期、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济太路等144条、约212公里市政道路建设,目前黄河大道一期等85条、125公里市政道路已具备通车条件,黄河大道二期、凤凰新街、枢纽商务区等道路下半年开工建设,同时策划了航天大道二期、西环路北延等项目,成为连通组团间及衔接多条跨河通道的重要交通纽带,改善了片区的交通情况。
(二)配齐污水处理配套设施。起步区不断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保障污水管网畅通,力争解决企业污水处置及环保问题。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起步区直管区内污水处理厂均已启动实施,其中,崔寨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2023年6月开始处理崔寨片区污水,污水来源为比亚迪产生的工业、生活污水及崔寨街道的生活污水;引爆区污水处理厂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计划2024年底投入运营;孙耿片区污水处理厂已于2024年5月开工,计划2025年上半年具备运营条件;太平污水处理厂已启动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片区内污水管道随新建道路同步建设,片区内企业污水环保要求达标后均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保障污水管网畅通方面,起步区已将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列入《起步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济起管发〔2023〕11号),明确要求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根据起步区建设规划同步规划铺设配套收集管网,合理设置管网管径,充分保障污水收集能力,杜绝因管网淤堵、雨污混流等导致污水溢流河道现象,同时加强对已建管网的维护,定期清查、养护、清淤等,减少管网淤堵、管线渗漏、错位、沉降等问题;并且在《2024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打通崔寨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断点、堵点问题,做到片区内污水实现应收尽收,目前崔寨片区管网大部分已连通,企事业单位按要求办理合法手续后即可入管网排放。
二、有效搭建涉企服务平台
起步区全面推进涉企服务“一口办理”。线上依托“泉惠企”企业服务综合智慧平台,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查询、申报以及诉求办理等一站式服务。线下设立“惠企政策”专窗、咨询热线等,提供咨询、申报、兑现一站式服务;建立6家“泉惠企”服务站,统筹各类线下服务力量,围绕项目服务、高层次人才、税费减免、起步区各项产业政策等经营主体关注度高的惠企政策,开展专项服务活动等,全力推动涉企惠企服务升级,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起步区将持续丰富泉惠企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政策、诉求、审批、供需、融资、人才”等链条式服务。完善“泉惠企”服务站功能,常态化开展主动问需、就地就近快速解决企业诉求活动,畅通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快享通道。
三、完善营商环境运行机制
一是统筹推进,形成谋事“一盘棋”、干事“一股绳”、成事“一张网”工作格局。在由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的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的领导下,17个工作专班充分发挥“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同题共做”的机制,共同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二是目标明确,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开放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五大环境”,坚持对标对表,拟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2024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指导起步区营商环境建设。三是建立起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考核机制,制定相关考核细则,形成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改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下一步起步区将持续完善营商环境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强化督导考核。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为抓手,压紧压实营商环境工作责任,建立常态督查考评机制,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日常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二是完善评优评先激励机制。年底组织工作进度检查验收,通过单位自查、核查资料、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整体评估,评选出起步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优秀案例,进一步形成相互学习借鉴、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局面。三是健全问责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力、损害群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四、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交流
起步区始终牢固树立全域“一盘棋”意识,一是加强起步区全域协同联动。加强与直管区、新材料产业园和临空经济发展中心园区沟通对接,强化协同联动,对标对表先进,深挖短板不足,合理采取工作举措,推动各片区、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差异化招引和融合发展。对照发展目标,围绕主导产业,瞄准高质量产业,依托现有产业载体空间,发动全员力量,开展链式招商、全员招商,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快塑造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共同擦亮起步区的招牌,提升起步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持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起步区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一是更大力度抓好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强化正面宣传,精心组织新中国成立75 周年、黄河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积极与省委、市委宣传部门对接联系,共同策划举办重大活动。持续用好重点媒体资源,加大重点央媒发稿力度。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围绕起步区重点产业项目等内容,开展国际传播,持续提升起步区知名度。二是更高水平推进媒体融合。整合省市重点媒体,用好“新闻会客厅”机制,围绕管委会、党工委重点工作安排,开展各类主题采访活动。加强融媒体中心原创内容生产,探索媒体矩阵建设,开通“济南起步区”微博账号,黄河观澜、超然望北等新媒体账号,在全媒体互动、报网台融合、“两微一端”共振上做文章,运用事说、数说、评说、图说,以及音频、视频、VR、H5 等多种形式,创新传播形式,做优做精宣传作品。三是更实举措强化品牌宣推。做优城市品牌矩阵,持续用好城市品牌在对外传播中的总抓手,制发城市品牌视觉标准体系设计成果,制作城市品牌相关海报、动图,持续优化城市形象宣传片,邀请专家对城市品牌创建工作进行评估,提升“鹊华新区 黄河新城”品牌影响力。
感谢您对起步区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衷心恳请您能继续关注支持起步区建设发展,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