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区三措并举精准争取总量指标 护航项目落地与绿色发展
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需通过减排措施补偿新建项目的排放量。为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分局通过“前端挖潜、中端严控、后端协调”三层次举措,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深挖减排潜力,拓展指标储备空间
通过企业产业结构升级、VOCs深度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多渠道挖掘减排资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分局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2个减排项目,释放存量指标。关注企业使用VOCs产品源头替代,实施清洁生产,同时跟踪新建污水厂建设进展,预计未来几年内废水减排量可覆盖新增项目需求。
严把审核关口,精准核定总量需求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分局建立环评审核联动机制,通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总量核算”全流程管控,企业提交环境影响报告后,起步区分局通过组织行业专家评审会,对项目逐一审核,确保排放总量计算科学合理,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排放指标最优分配,从源头避免指标挤占。
强化纵向联动,争取市级统筹支持
针对起步区内减排余量不足问题,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分局主动对接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全市总量指标统筹机制。通过跨区域调剂,成功解决辖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关键指标缺口,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即申即批”,2025年以来成功协调保障11个项目快速落地,实现重点项目总量保障。
下一步,起步区将通过“挖潜力、控源头、调余缺”的系统化治理,持续优化总量指标管理体系,为重点项目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保驾护航,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