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热出汗、月经异常……警惕这些卵巢功能减退信号
每个女性体内都藏着一对拇指大小的“青春密码箱”——卵巢。卵巢不仅掌管着生育大权,更是维持女性年轻态的发电站。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终将逐渐衰老,卵巢也不例外。
1、卵巢功能减退有哪些健康隐患
卵巢功能过早减退,不仅让女性减少或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还会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对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的卵巢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闭经和月经稀发)、卵泡刺激素水平>25单位/升、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发病率为1%~4%,根据是否曾有自发月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女性卵巢功能减退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其中,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的两个疾病状态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和卵巢早衰。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指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质量下降,导致生育力下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仅限于40岁以下女性,常伴有抗缪勒管激素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的窦卵泡数减少。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发病率为10%~35%。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前出现闭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水平>40单位/升)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
2、出现哪些信号要提高警惕
月经异常 月经周期变短(<21天),间隔时间越来越长(>35天),月经量突然呈“断崖式”下降,月经无征兆地突然终止。
生育力降低或不孕 生育力持续下降,即使成功怀孕也容易出现问题,如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上升;辅助生育治疗者可能面临“库存不足”(获卵数少)的警告。
雌激素水平降低 潮热、出汗;亲密时出现“沙漠化”困扰;情绪像过山车、记忆力下降;骨密度每年悄悄下降。
3、卵巢为何会过早地消极怠工
半数以上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遗传因素 约10%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卵巢发育可能因此受阻。
免疫因素 当身体免疫系统误把卵巢当敌人(如合并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时),会“叛变”攻击卵泡。
感染因素 盆腔炎、腮腺炎等感染因素可能引发卵巢炎,导致卵泡数量和质量下降。
医源性因素 生殖系统手术史、放化疗病史等。
环境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 环境污染、毒物接触、电力及电磁辐射、吸烟均会损害卵巢功能。
社会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育龄期女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4、发现卵巢功能减退怎么办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可以恢复卵巢功能,主要措施是对症处理。治疗原则:调整月经,缓解症状,解决生育难题,减少长期健康问题、远期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积极寻求生育指导或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无生育需求的女性,在无禁忌证、评估慎用情况的基础上,可尽早开始激素补充治疗,鼓励持续治疗至平均自然绝经年龄,即50岁左右。50岁以上的女性可参考绝经后的激素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可以改善女性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管理情绪,保持开朗、乐观、积极的态度。适当锻炼,避免熬夜、久坐,控制体重。避免接触生殖毒性物质。戒烟、限酒和缓解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治疗和预防有帮助。
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育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长期健康问题及远期并发症。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