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之光 起步领航51||风雨廿载仁心路,守护乡亲安康情

2025-09-18 来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路同轩,男,1978年10月生,汉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街道路寨村村民。

在路寨村,提起“小路医生”路同轩,村民们的眼里总会泛起暖意。这位生于1978年的普通村医,用扎根基层二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以一颗赤诚的“仁心”和一腔无悔的“仁术”,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守护故事,成为乡亲们心中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初心如磐,风雨无阻托起生命

路同轩的故事,浓缩在无数个被紧急电话唤醒的清晨。记忆深处,一个狂风骤雨的清晨尤为清晰。村中独居的李大爷骤然发病,家人惊慌失措,求救电话第一个就打给了他。没有半分迟疑,路同轩一把抓起药箱,推开家门,毅然扎进密集的雨幕中。风雨打湿了他的衣衫,脚下泥泞难行,他脚步匆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赶到老人家中,他迅速查看情况,稳定老人情绪,娴熟而冷静地进行紧急处理。汗水混着雨水滑落,当老人的面色终于恢复平稳,呼吸变得均匀,守在一旁的家属已是热泪盈眶,紧紧握住路同轩冰凉却有力的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没啥,人平安就好。这都是咱该做的。”路同轩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疲惫中带着释然的笑意。

这便是路同轩的日常。二十五年寒来暑往,无论深更夜半还是刮风下雨,那盏设在村卫生室的灯总是亮着,仿佛暗夜里不灭的灯塔,为病痛中的乡亲照亮方向。每一个深夜值守的孤单身影,每一句耐心细致的叮咛嘱咐,每一次出诊巡访,都凝聚成乡亲们心中最深沉的信任和托付——那不是靠语言堆砌的“依赖”,而是他用无数个“风雨无阻”换来的、沉甸甸的生命之托。

仁心济世,倾囊相助唯愿乡安

在路同轩看来,“医者”二字,承载的不仅是妙手,更是深沉不息的仁心。面对乡亲,尤其是那些生活困顿的家庭,他总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微薄的村医收入,挡不住他滚烫的热忱。他常常趁着巡诊的间隙,主动走进那些简陋的屋舍,为家境贫寒的老人、病患送上温暖的关怀,甚至默默垫付了他们无力承担的医药费,只为让他们病有所医。

村里的王大妈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整日愁眉不展。路同轩听说后,二话不说拿出钱来垫付,第一时间安排治疗,唯恐耽搁病情。在王大妈床前,他不仅悉心诊治病痛,更像贴心的家人,仔细倾听老人的忧虑,耐心宽慰:“大娘,日子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有啥难处您就说,咱们都在!”热泪滚过王大妈布满皱纹的脸颊,嘴唇颤抖地喊着:“路医生,你是我的大恩人啊……”路同轩却只是温和地摆摆手,淳朴的笑容里满是坦然:“乡里乡亲互帮互助是常理。看着大家身子骨都硬硬朗朗的,我这心里头才最踏实。”

热心公益,播撒健康情暖乡邻

路同轩的这份“大爱”,早已从诊室流淌至整个村庄。他活跃在村里的各项公益活动中,为村民们义务体检、宣传健康知识、解答健康问题……村头巷尾、大树荫下,甚至是临时支起的体检帐篷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穿梭的身影,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村民答疑解惑。

每次村中组织义务体检,路同轩诊桌前总围满了翘首以盼的老人。“咱们村的长辈不太懂那些指标数字,”他总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工作,“我就一条条讲给他们听。”遇到检查结果有异常的村民,他不仅详细记录,后续更是时时挂心,或直接跟进提醒复查,或联系其在外子女叮嘱带去医院深度检查。“没啥特别的,都是分内事嘛!”每当别人提起这些“分内事”,路同轩也只是腼腆一笑,那笑容里,只有纯粹的责任与担当。这份细心周到,这份不厌其烦的守望,为乡村筑起了一道暖意融融的“健康防线”。乡亲们的话语朴实而真情:“家里大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急事难事,第一个就想起找小路医生!”

众行致远,团队共筑健康梦

路寨村卫生室的暖意,并非仅靠一人点亮。在路同轩这位“贴心大哥”的感染和引领下,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共护着乡亲们的安康。他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鼓励伙伴们不断学习精进医术。团队默契协作,互相支持,他们定期组织义诊、开办知识讲座,努力将健康知识播撒到家家户户。“一个人,力量终究有限。”路同轩深知团队的力量,“带动咱卫生室的人员都参与进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咱才能把更多乡亲服务好!”这共同奋斗的信念,让路寨村的健康守护网越织越密。

路同轩,一位扎根乡土的平凡医者,一位步履不停的健康守护人。他用二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医者仁心”四个字,深深地镌刻在路寨村的每一条小巷、每一寸土地上。他的身影,永远在需要时出现;他的笑容,始终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般的温度。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是他风雨出诊的背影,是他倾囊垫付的善举,是他照亮深夜的那盏灯火。他以涓滴之爱汇聚成河,以赤子之心守护一方,在平凡中成就了伟大,用最纯粹的行动践行着新时代乡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让这方小小的村庄,因他的存在而充满了温暖、希望和坚实的健康依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