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之光 起步领航52||“兵支书”退伍不褪色,誓做振兴“领路人”
郝海芝,男,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太平街道郝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整洁的乡间道路延伸向前,幸福院内老人们其乐融融地享用午餐,家家户户门前艾草飘香……在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郝家寨村,一幅生机勃勃、民富村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提起村庄的变化,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他们的“带头人”——郝海芝。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郝海芝始终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牢记军人本色。自2017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2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他迎难而上,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将一个缺乏产业、收成不稳的村庄,逐步打造成为特色产业蓬勃、村强民富、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样板。担任村干部九年来,无论是帮助相邻、秸秆禁烧,还是脱贫攻坚、村庄清洁行动,每一次行动,郝海芝都冲锋在前,率先垂范。
艾草生金,特色产业点燃致富希望
以前的郝家寨村,村庄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过去坑坑洼洼,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现在大不一样了,村里不仅铺上了柏油路,建了健身小广场、幸福院,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谈到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这离不开郝书记的努力。”
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党员群众的力推下,时任郝家寨村委会主任的郝海芝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句口号,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多年来,郝海芝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满腔热情和辛勤汗水,赢得了全村人由衷的称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改变村集体收入薄弱状况,郝海芝充分发挥村庄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化、可持续的富民产业新路径。2020年10月,积极筹划成立了济南起步区融旺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2021年初,经合作社成员表决,确立了发展艾草产业的思路。当年6月,郝家寨村便签订47份合同,流转闲散土地35亩用于艾草种植。到2023年,全村累计流转土地达200余亩,艾草种植面积超过50亩。
为延伸艾草种植产业链,提升艾草产品附加值,郝海芝积极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在村“两委”和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郝家寨村利用闲散地种植艾草10万余棵,曾经的“强基村”蜕变为“三变”改革示范村,小小艾草真正成了壮大集体经济的“致富草”。
黑小麦里寻突破,加工增值拓富路
在稳定艾草产业的同时,郝海芝的目光并未止步。过去,郝家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民增收渠道单一。2023年,经多方考察调研,并依托省农科院技术优势和返乡创业能人指导,郝家寨村开始试种有机黑小麦,并进行深加工。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郝家寨村与共建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石磨面粉加工项目顺利投产。该项目不仅带动5名村民就业,年产规模达到200吨,更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以上,有效拓宽了群众的致富路。
郝海芝深知,乡村振兴既要“口袋富”,也要“环境美”、“乡风淳”。郝海芝创新推行“党员包胡同、‘两委’成员当环卫员”制度,显著改善了村居环境,使村庄荣获“山东省卫生先进村”称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他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年均30余次。2024年汛期,面对村内耕地大面积积水,他带领村民一起累计挖沟排涝2000余米,最大限度降低了村民损失。
烈日无情人有情,暖心助老平安归
今年8月底,郝海芝在送孩子接种疫苗途中,发现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不慎跌入路旁的庄稼地中,无法起身,他立即调转车头返回查看。
“当时老人满头大汗,看起来非常虚弱。”郝海芝回忆道,正值中午,老人被车子困住,情况危急。“大爷别怕,我一定会把您救出来的。”郝海芝一边安抚老人,一边打开另一侧的车门小心搀扶把老人安置到安全区域。得知老人腿脚不便,郝海芝和路过的热心村民齐心协力,把电动三轮车和老人转移到安全区域。直到家属到来,郝海芝和好心人们才默默离开。
在郝家寨村,敬老爱亲从来不是一句口号。郝海芝以身作则,积极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自2003年在村内经营店铺起,他就坚持为周边群众提供便利,为村内老人减免生活开销累计5000余元,并年年为老人发放春节慰问品。在他的感召下,在外经商务工青年也坚持春节返乡为老人送温暖,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郝海芝认为,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推动全村发展的重任,既是组织的重托,更是群众的信任。在担任村干部的9年里,郝海芝始终怀揣对家乡的热爱与事业的执着,时刻铭记退役军人身份,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切实履行“领头雁”职责,全力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奔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