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440041号提案的答复(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先行区城市管理水平新提升)
农工党济南市委:
感谢您对先行区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先行区城市管理水平新提升”的提案已收悉,提案内容详实,提出的建议对于提升先行区城市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单位高度重视并组织学习,现结合提案内容及先行区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先行区战略定位,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领省市有关部门,深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开展调查研究。先行区深入领会省委、省政府对先行区规划工作的新要求,按照全市规划编制提升的总体部署,对标雄安新区、学习浦东新区,围绕融入国家战略、对接省市发展、突出先行特色,面向国际招标,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团队,在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安全保障等领域引入国际领先的规划理念,确保推出代表国际一流新区水准的标杆性规划,为先行区建设发展提供科学引领。
目前,济南市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财政体制,是参照市对区县的财政体制执行。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有关改革的规定,先行区的城市管理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属于先行区自行承担。在先行区的关键起步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有关财政政策向先行区倾斜,市本级财政除承担先行区管委会的基本支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方面的支出外,还将税收增量部分、区域内的土地出让收入等都全部留在了先行区。下一步,市财政将积极指导先行区财政管理部门,优化支出结构,对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予以优先保障。
二、关于配齐队伍,强化城市管理力量
(一)积极申请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
先行区直管区大桥、崔寨、孙耿、太平四个街道历史上一直未成立城管执法中队,四个街道无正式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人员。目前,综合执法办公室仅有10名工作人员(含聘员1名),为有效开展城管执法工作,拟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下设案件审理科和5个中队(四个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和直属中队),将主要负责行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包括负责查处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违法案件;承担行使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和承担全区重大城管执法活动等。其中,案审科将负责综合协调大队日常工作,包括党建、文秘、后勤等工作;负责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核、备案工作;负责指导基层中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工作。四个街道中队将负责承担各街道办事处范围内,行使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直属中队将负责部门移送的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重大、应急执法事项。
(二)积极申请市城市管理局给予支持
先行区现正处于全面建设时期,且缺少执法取证设备、无核定执法车辆,无案件审核人员,难以办理城管执法类案件。下一步,将在积极协调市城管局给与前期支持的基础上,选派业务骨干派驻先行区帮助指导城市管理、城管执法各项业务工作,及帮助办理涉及先行区城管执法类案件,待先行区体制机制明确、区城管执法大队成立后,独立完成城管执法案件办理相关工作。
三、关于科技武装,高标准构建先行区城市管理体系
(一)推进先行区“绿色数字城市平台”建设
市大数据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数据建设工作,加快推动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优政、兴业、惠民中的支撑作用。当前,市大数据局正牵头建设“中枢系统(市大数据平台)+部门系统和区县平台+领导驾驶舱+应用场景”的城市大脑:即打造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市大数据平台),联通部门系统和区县平台,建设各具特色领导驾驶舱,推进数字赋能应用场景建设。先行区“绿色数字城市平台”是济南市城市大脑建设的重要应用场景,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
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重点通过以下工作:
1.充分利用济南市政务云,为“绿色数字城市平台”运行提供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服务,保障“绿色数字城市平台”的高效运行;
2.配合做好平台建设所需的市级部门数据资源的协调工作;
3.全力配合先行区管委会开展“绿色数字城市平台”建设,组织专人对接跟进;
突出重点、聚力攻坚,将先行区“绿色数字城市平台”纳入到城市大脑建设的重要应用场景进行积极推进。
(二)推进先行区智慧城市建设
先行区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复杂、需要不断成长完善的系统性工程。为做好智慧城区规划建设,服务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先行区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推进智慧城区规划编制工作。多次与多家专业权威机构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先行区智慧城区顶层规划,初步形成规划立项建议书,具体编制工作将于下半年开展。通过规划编制,指导先行区智慧城区建设发展方向,分阶段梳理明确智慧城区建设需求和重点任务。
2.筹划建立体制机制。将建立先行区智慧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完善智慧城区项目管理办法,为统筹信息化项目共建共享,实现数据高效使用,避免重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充分利用市政务云存储、计算和数据资源,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目前,围绕产业发展,建设智慧运营管理中心,开发招商引资辅助管理、精准扶贫数据支撑、招才引智、产业地图、网格化数据管理等功能。后期计划开展智慧城区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
四、关于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环境卫生水平
(一)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
2019年底,先行区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程序,完成四个街道的环卫一体化招标工作,四家规模大、实力强的专业化环卫服务公司分别中标四个街道,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进驻先行区,对四个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含道路保洁、垃圾清运、环卫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垃圾分类、道路牌匾保洁等提供全域保洁服务。四家环卫企业入驻先行区,建立起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了全区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和水平。
(二)推行第三方考核服务市场化
2019年10月,先行区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程序,聘请专业公司负责我区的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测评工作。第三方专业公司通过提供日常巡查、问题反馈、整改审核,每月对各街道、各村居城管综合考评项目、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进行全覆盖巡查打分考核,实现了以考促改、以考促管、以考促靓,促进了城市综合管理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三)对市场化服务公司加强管理,定期考核
对提供市场化服务的公司制定考核办法,加强日常监管,每月进行考核,并与服务经费挂钩。通过奖优罚劣、建立落后淘汰机制等手段,充分调动市场化服务公司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服务先行区。
下一步,先行区将在环境整治、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市场化力度,通过服务外包、加强监管,实现干管分离、市场运作,提升工作效能,推动先行区发展建设。
五、关于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建筑垃圾整治方面,先行区发挥先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于2019年 9月19日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创新先行区渣土管理五项工作措施的请示》,提出创新先行建筑垃圾管理的五项措施。首次提出了实现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实行告知承诺制,由事前处置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简化流程、服务企业,保障先行区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根据国务院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将涉及“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提升至设计方案联合审查阶段,管委会按照改革要求制定了自己的审批流程和模式,进一步大大缩减流程,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的”先行速度。
加强源头管控,对建设项目的建筑垃圾处置进行全方面管控。从开工前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阶段,掌握土石方施工公司和运输企业、车辆信息,要求必须使用经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核准的渣土运输车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运输。对违反承诺的企业采取零容忍态度,纳入黑名单管理,将不良信息抄送至市渣土管理主管部门进行行业惩戒。
同时对先行区内建筑垃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辖区内项目间的土方进行统筹调度,实现就近、直接利用,先行区范围内基本实现土方平衡、综合利用,鼓励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处置。
感谢您对先行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期待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先行区建设发展。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
2020年8月6日